6月26日至27日,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、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,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应邀作客教育学部“元晖论坛”,分别为我校师生作了专题学术报告。
李政涛教授作了题为“学术大厦如何建成”的学术报告,他结合自己赴德国洪堡大学访学的经历,介绍了洪堡大学及其教育理念、德国的阅读和学术文化。他指出,学术研究应有“工匠精神”,秉持认真、严谨、精益求精的态度扎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中;教育研究应了解学术传统,立足坚实根基;把握学科前沿,走向世界舞台;“实践”是我国教育学研究的独特之处,也是未来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。
张斌贤教授作了题为“研究生学术训练的关键环节”的学术报告,他以一项关于博士生学位论文的小型调查为切入点,指出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术写作中的短板,并深刻剖析了这一短板的成因。他从文献综述的核心内涵入手,强调文献综述是梳理整个学术共同体劳动成果的过程,对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,其目的是为研究者确定研究工作的起点、方向和路径,获得必需的基本工具与手段。他指出,文献综述的写作应包括“主题确定”“文献检索与占有”“文献研究与评论”“文献综述撰写”四个基本环节,并详细介绍了各环节的具体操作与易入误区,梳理与总结了完整的学术写作规范。
李政涛教授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、“生命·实践”教育学研究院院长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,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,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。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、教育哲学及教育人类学研究。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、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。
张斌贤教授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学院教授,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,国家级教学名师。主要从事西方教育思想史、教育政治学等研究。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、教育学院院长等职,兼任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。